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快速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发帖

[反思探究] “再”字释义

“再”字释义
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   王亚萍
    笔者教授《六国论》一文时,第三段“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一句中,“再”的释义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手头使用的《素质教育新教案》和《创新作业》同步学与练,分别把“再”解释为“再次”“第二次”,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引起了我的怀疑,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3年7月修订版)“再”的解释是:第二次,○又两次[注意]在古代汉语中“再”不是“再一次”的意思,根据具体语境,文中“后秦击赵者再”的“再”应解释为“两次” ,这句话应译为:“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 。我这样解释的依据还有:后文有“李牧连却之” ,“连”当“连续”讲,和前面的“再”相照应。
    另外,“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所指的两次战争在翦伯赞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中有具体记载: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邺,一军自太原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前229年,秦王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教师教学用书》)
     “再”解释为“两次”,我在教《项脊轩志》时又一次得到印证。《项脊轩志》第三段有“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的句子,该句中的“再”同样应释为“两次”,整句话译为:“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
时下各类教辅林立,为避免误导学生,我认为有必要把“再”明确注释出来。
二  是“嘁嘁喳喳”,而不是“嘁嘁嚓嚓”
——谈《过万重山漫想》用词上的一处错误

    笔者日前教读刘征先生的《过万重山漫想》一文时,发现文章第七自然段“也还会有一些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嘁嘁嚓嚓地发议论,甚至上前拉一把”一句中“嘁嘁嚓嚓”一词用得不准。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我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新版和旧版),发现有“嘁嘁喳喳”一词,而并无“嘁嘁嚓嚓”。“嘁嘁喳喳”的解释是: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原文语境是“发议论”,这个意思与句子语境吻合。据此,我初步认为,文章中“嘁嘁嚓嚓”的用法是不对的。
为慎重起见,我进一步查检“嚓”和“喳”的所有读音和义项。“嚓”共有两个读音,一个是“cā”,象声词,形容短促的摩擦声、断裂声。举例是:嚓嚓的脚步声/摩托车嚓的一声停下了。另一个读音是“chā”,也是象声词,形容摩擦声、断裂声。举例为:喀嚓声/西瓜啪嚓一声摔碎了。从以上读音和释义看,“嚓”的有关组词和说话声根本沾不上边。
“喳”也有两个读音,一个读“chā”,有词语“喳喳”(小声说话的声音)和“嘁嘁喳喳”。另一个读音是“zhā ”,有两个义项:(1)旧时仆役对主人的应诺声。(2)象声词,鸟叫声。
    至此,我可以肯定地说:刘先生文章中“嘁嘁嚓嚓”的用法是错误的,应改为“嘁嘁喳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