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快速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作文训练] 材料作文“恶狗挡道”

材料作文“恶狗挡道”写作分析与范文示例
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分析:审题提示:分析这则材料,可用“抓关键句法”抓住“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这个句子去立意。解析立意:①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②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③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④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⑤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⑥遇事要讲策略。
范文示例:学会变通
漫漫求学路,或顺利或蹉跎;有时我们需要高山大川,行万里路,执着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有时我们也要学会变通,另辟蹊径,实现自己的理想。
东边有雨西边晴,黑了南方有北方。大自然是公平的,也许你不是天上的雄鹰,但你也许成为陆地上的千里马;也许你在沙场上神勇无敌,但你敢许不能建立国家;也许你正遭受磨难,但为何不欣赏磨难左边或右边的风景。
学会变通你将不再是落地的雄鹰,而是一只咤叱风云的神驹;学会变通则结果不应是乌江自刎,而是大国的建立。
汉高祖刘邦中国第一位起于草莽的皇帝。一个从小被父亲称为无赖的人;但是他却打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而建立了大汉王朝。一个无赖为何最终击败了西楚霸王?因为他读懂了变通。虽然他与项羽的军队相比实力相差悬殊,若是正面交锋肯定是以卵击石,所以他选择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趁虚而入攻打项羽的国都。但是在项羽从齐南下时刘邦落惶而逃。
他没有选择与项羽军顽固抵抗而是另辟蹊径,逃回了自己的军营,虽然少了一些英雄的本色,多了一些小人凡风范,但是他学会了变通,才让他有机会逼项羽乌江自刎。
刘邦称帝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注定要成就这位英雄;但也他的变通成就了他,辉煌了他的一生。
变通不是屈服,而是我们积蓄力量的手段,它如春风中摇曳的的柳枝点缀着苍茫大地;它如朝露折射太阳的光辉照亮一隅;它如海中的灯塔引领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风去花谢,风来花开,漫漫人生路多少困难牵绊着我们的脚步;有多少高山阻挡着我们;有多少风沙袭击着我们。如果我们仅凭着心中的一腔热血横冲直撞那么最后我们只会头破血流而停止不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何不转个弯,变通一下去解读大山背后的秘密。

材料作文题: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审题指导
审题的目的是要立意,立意的关键是角度,好角度才有好作文。立意是有好、较好之分的,什么样的立意算是好呢?好的立意有三点:一、应当是承载着原材料的核心内容;二、能折射出原材料的辩证思维;三、应当尊重了命题者的真正意图。所以,审题立意不要在材料的枝叶上做文章。因为作文材料常常要增加一些情景性的文字来叙述题目,但叙述情景的文字越多,就可能相应地增加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甚至和材料命意无关的东西,容易引人走入误区。譬如这则材料若从“不想与狗纠缠”中,提取出“新鞋不踩臭狗屎”之观点,是否成立呢?若否定之,则这个观点“没有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若肯定之,则显而易见不是命题人的命意所在,有偏离“含意”范围之嫌。
从年轻人避开拦道的恶狗这个日常生活现象,引发出人生路上会遇见许多如挡道恶狗一样的障碍。其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
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这是从人生的目的角度而写的。无论战胜还是避开,都是一种对策,而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取决于你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就是一个对策与目的之关系问题。年轻人更讲策略。因此可以得出两个立意:“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
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则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这是从人的精神角度来写的,路人认为年轻人避开恶狗是“怕了”,他认为要遇见恶狗要勇敢去打。年轻人认为自己不是怕,而是不愿意“纠缠”担心不能尽早到达目的地。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是怯懦与勇敢的关系问题。从精神上来讲,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觳觫顶不了死”,也就是说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老是躲着,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遇到障碍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世上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关键你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你今天避开这个障碍,很可能明天会绕开那个障碍,不断地避着绕着,很容易消磨掉战胜障碍的勇气,如果遇到一些绕不开避不掉的障碍,怎么办呢?很可能就过不去而到不了“远方”。要从这个习惯的思维角度写,这篇作文主要是励志性的文章,容易说大话说空话。因此可以得出两个立意:“有勇气的人不做选择题,只做证明题”,或“宁可被打死,不能被吓死”。
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性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参考立意角度:
(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优秀范文:绕道而行
藤蔓面对乱石阻挡,蜿蜒曲折,迎向阳光成就了日后的满目苍翠;小河面对巨石堵塞,灵动一弯,铸就了日后的汹涌澎湃。物如此,人亦然。正如材料中的年轻人,路遇恶狗,选择绕道而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生活中同样如此,面对困难,我们可以抽身而出,绕道而行,换一种方式挑战生活,你会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绕道而行,是躲避现实障碍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智慧和豁达。
史铁生说:“我的全世界从一间屋子扩展到一个院子,再从一个院子扩展到一条街道,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颗星球,直到一种无从反驳又无比想象的无限。”正值年少意气风发之时,却失去双腿。史铁生曾说自己的偶像是刘易斯,说过自己热爱奔跑。但是,他却知道,虽然不能奔跑,但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理想。正是这一份绕道而行的智慧和豁达,史铁生才能够用他最朴实的笔触带给我们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绕道而行,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避开那复杂障碍后能发现更美好的景色。陶渊明仕途坎坷之际,逸然隐居,造就了诗人的神话;勾践选择卧薪尝胆,则是为了日后的重新崛起;刘伟在放弃游泳后选择钢琴,更是成就了一位“钢琴之子”,经商失败,马克·吐温毅然选择了文学,才有了日后受人敬仰的大文豪。绕道而行,才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然开朗,才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
然而,真正的绕道而行并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而是有选择地避开那些战胜他也了无意义的困难。如果没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和坚持,而是一味地退缩躲避,你会发现自己停在原点,甚至是在慢慢倒退。
著名漫画家郑辛遥曾说:“在路走完时,并不意味着到了尽头,而是提醒我们是时候转弯了。”由此可见,学会绕道而行,即是转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如此,还要学会选择转弯的时机。在人生迢迢长途中,平坦处,当有居安思危,勇往直前之心,险峻处,当抱定柳暗花明之念。
学会绕道而行,绕的是那种种困难,绕出的,却是一种气度和生活方式,更是绕出困难背后的光明之路。
点评:文章审题清楚,理论角度清晰,观点鲜明,论证上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事例典型新颖,事理通透,而且语言表达上简练生动,不蔓不枝,行文自然流畅,结尾“绕道而行并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思辨论述,展现了说理的严密性和深刻性,值得借鉴。

返回列表